孩子的偏差, 父母有責任
G
不認錯, 不道歉, 不怕打, 不怕處罰
追根究底
爸媽愛開玩笑
從小, G的不良言語, 不良行為
沒有嚴厲的禁止
加上爸爸喜歡開玩笑
開媽媽的玩笑
現在的行為偏差
爸爸認為媽媽沒有教好
媽媽認為先生開玩笑的不尊重
導致G也不會聽媽媽的
所以爸爸不知該如何引導
媽媽也是不知該如何
因為G還小
所以爸媽猜想
長大就會好
就這樣放著, 長大就會好
是嗎?
當朋友的我, 很持疑?
長大, 就會改好, 是嗎?
父母親有這麼好當的嗎?
M
從小認為媽媽偏心
偏心弟弟
而爸爸的自大自負
導致M與弟弟, 也很自以為是
結果是
上學, 交不到朋友, 與同學格格不入
媽媽也不甘示弱
猜忌猜疑的M媽媽
買通各路人馬的007偵探
疑東疑西, 猜東猜西
說東說西
一家四人都是極端的
自戀的
自以為聰明的偏激者
在他們的字典裡, 只有好與壞
沒有不好也不壞, 剛剛好
這也影響到孩子交朋友的時候
帶著極端的自我
四年前, 爸爸離家後
媽媽陷入不甘心的情境
一年前, M也離家外住
媽媽的恨有增無減
自己的小氣與猜忌, 無法與孩子和平相處
連帶也把很多大人的恨意灌輸到孩子身上
已經四年了
媽媽走不出圓滿的圈圈
她一直無法領悟, 以前的圓滿只是假象
她內心一直想要外人眼中的圓滿形象
在意, 在乎
讓M媽媽, 把所有重心放在弟弟身上
007般的猜疑, 鐵一般的紀律, 鎖一般的緊摳
導致
弟弟也將要離開家
高一的孩子自己住
(大人擔心的無非是幫派與毒品)
一雙聰明的兒女
都將要在成年前後
選擇離開媽媽獨自生活
試問
媽媽不傷心嗎?
生兒育女
圖的是什麼呢
無非是兒女嬉笑陪伴
但M媽媽的自困, 讓孩子慢慢的遠離她
而M媽媽的心裡卻更有不甘心呢
先生遠離, 不知感恩她支撐家裡的辛苦
孩子遠離, 不知感恩她燒菜煮飯洗衣照顧的辛苦
結
心裡的結
M媽媽心裡的結
需要他自己的成長來打開
朋友
可能是M媽媽最後的貴人了
誰知
哪一個朋友, 還可以繼續與她耗下去
陪她, 引導她
而她還在原地
何時M媽媽會走出圓滿假象的枷鎖呢
何時M媽媽不在意, 不在乎
走出枷鎖
很自在的過著自在的日子呢?
四年來
朋友提議M媽媽
當義工
服務公益
學DIY
打發時間, 學交際舞......
但是, 應該都是零
別人的熱心, 貼在M媽媽的冷臉上了
M媽媽加油,
明年的三月, 希望看到妳自在開心的人生觀!
希望那時, 孩子也搬回來與妳同住
開心和樂
父母健康的身心, 關係著孩子正面的學習
父母的行徑, 深深的影響孩子的人生觀
身為家長的我們
怎能謹慎行為呢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