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4大招,打造「不累」體質!
每天早晨會慢慢享用自己打的新鮮蔬果汁開啟一天、
早晚以靜坐冥想沉澱心靈。
刻意減輕工作量,一天只接兩個個案,
晚上10點就關掉手機、電視、電腦,準備就寢。
喜歡旅行的他,每個月會去花蓮「生活」5天,
看海、看星星、在小巷弄閒逛,或看一下午的書,
「把自己放空,是我選擇讓自己能量飽滿的方式。」
你也想時時保持能量充沛嗎?
試著從最基礎的身體能量,
進而情緒、心智到最高層的精神層次按部就班的強化,
刻意練習內化成改也改不掉的習慣,就像快樂是可以學習的,
能量也是可以培養、創造的。
一、身體能量: 健康的生活型態才能維持活力。
正確的食物是保持活力的最佳途徑。
正確的食物是保持活力的最佳途徑。
■請把低GI(低升糖指數)食物加入你的菜單,例如雜糧麵包、五穀饅頭、胚芽米等,避免血糖急遽上升,人體釋放大量的胰島素促使血糖值急速下降,而產生疲倦感。而且這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能安撫焦躁不安的神經,是精力重要來源。
■抗氧化食物幫你抗壓,如甜椒、芒果、番茄、大蒜。通常身體會產生倦怠感,是因為壓力使身體代謝率增加,體內的葡萄糖、維生素被大量消耗,強而有力的抗氧化劑,能增強免疫力,對抗自由基的破壞。
■在需要大量用腦前一小時,吃些鮪魚、起司或雞肉,有助靈活腦部。
中醫藥膳幫你補氣養生 加味逍遙散、小柴胡湯,山藥、番薯能幫氣虛者補脾胃,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醫師邱榮鵬表示。此外,補氣茶(黃耆、枸杞各3錢加水2000cc煮沸即可)及紓壓的玫瑰花茶都是不錯的選擇。>>多喝水 不斷有研究證實喝水的好處,充足的水分幫助身體代謝、
動腦前喝水可增加思考敏捷、緊張時喝水能和緩緊張情緒……。
不過,不建議喝含糖飲料補充水分,因為不解渴又會增加熱量。
中醫建議喝溫水(水溫35~40℃度左右)來補充水分,因為太熱的水恐傷食道,而冷水過於冰涼,會刺激腸胃內壁,血管收縮,使得腸胃血流量降低,減少消化酵素的分泌,影響消化能力。
適度休息 振興醫院復健科醫師黃永錚建議,上班族工作時每90分鐘最好休息一下,起身走動或伸展四肢,避免維持同一姿勢造成肌肉緊繃僵硬。 此外,午後30分鐘的午睡幫助減輕壓力、增強記憶力、振奮心情,也讓下午工作更有效率。
夜晚好好睡一覺最能恢復元氣,但長庚醫院桃園分院精神科主任許世杰統計,全台約有四分之一的人睡不好,包括不易入睡、淺睡、比預定時間早起、或者睡醒仍然疲累等睡眠或失眠問題。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